三年级古诗采莲曲第二首?
《采莲曲》其二唐王昌龄
荷叶罗裙一色裁,芙蓉向脸两边开。
乱入池中看不见,闻歌始觉有人来。
《采莲曲》以写意法,表现采莲女子的整体印象,诗人将采莲少女置于荷花丛中,若隐若现,若有若无,使少女与大天然融为一体,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。
荷花的十大雅称?
荷花的十大最美雅称。
1、菡萏
“小荷才露尖尖角”,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,即花苞。《说文解字》云:“未发为菡萏,已发为芙蓉。”《子夜四时歌·夏歌》云:”镜湖三百里,菡萏发荷花。”
2、芙蓉
芙蓉:亦称“夫蓉”。汉辞典《尔雅》解释道:“芙蓉之含敷蒲也。”另《说文解字》云:“未发为菡萏,已发为芙蓉。”李时珍也说,芙蓉就是“敷布容艳之意”,难怪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把他的妻子卓文君比作是出水的芙蓉。
3、水宫仙子
张耒《鸡叫子荷花》云:“水宫仙子斗红妆,轻步凌波踏明镜。”因莲生水中,莲花亭亭玉立于水面,好似仙女飘然而行,故名。
4、水芝
普崔豹《古今注》下“草木”:“芙蓉一名荷华,一名水目,一名水芝,一名水花。”
5、朱华
魏·曹植《公宴诗》云“秋兰被长坂,朱华冒绿池。”
6、芙蕖
魏曹植《洛神赋》:“迫而察之,灼灼芙蕖出绿波。”晋潘岳《莲花赋》:“游莫美于春台,华莫盛于芙蕖。”
7、风荷
宋·周邦彦《苏幕遮·燎沉香》云:“叶上初阳干宿雨,水面清圆,一一风荷举。”
8、玉环
相传在唐代苏昌远遇到一位秀丽的素衣女郎,赠他玉环一枚,随后他在荷花花蕊中发现枚一样的玉环,因此又将荷花叫为玉环。
9、溪客
荷花在水中生长,经常可以在小溪中看见其秀丽的身影,故其又被叫做是溪客,还可以称之为静客。荷花的这一个别称,是用来描述其生长环境为溪边,而且称赞其安静娴雅的气质。
10、六月花神
荷花被认为是掌管六月鲜花的一位花神,江南一带常把六月二十四当作是荷花的生日,荷花因此也就又有了六月花神的别称。
描写夏天的诗句采莲曲二首
- 《采莲曲二首》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。这两首诗主要描写了采莲女子的美貌,都具有诗情画意。第一首写水乡姑娘的采莲活动,以花、月、舟、水来衬托女子的容貌;第二首以写意法,表现采莲女子的整体印象,诗人将采莲少女置于荷花丛中,若隐若现,若有若无,使少女与大天然融为一体,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。采莲曲二首朝代:唐代作者:王昌龄原文:吴姬越艳楚王妃,争弄莲舟水湿衣。来时浦口花迎入,采罢江头月送归。荷叶罗裙一色裁,芙蓉向脸两边开。乱入池中看不见,闻歌始觉有人来。译文其一像吴国美女越国娇娘楚王妃嫔一样秀丽的采莲女们,竞相划动采莲船,湖水打湿了衣衫。来的时候莲花把她们迎进河口,采完之后明月把她们送回江边。其二采莲女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,出水的荷花正朝着采莲女的脸庞开放。碧罗裙芙蓉面混杂在荷花池中难以辨认,听到歌声才发觉池中有人来采莲。注释⑴采莲曲:古曲名。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,采莲女劳动生活情态。⑵“吴姬”句:古时吴、越、楚三国(今长江中下游及浙江北部)盛尚采莲之戏,故此句谓采莲女皆秀丽动人,如吴越国色,似楚王妃嫔。⑶浦(pǔ)口:江湖会合处。浦,水滨。⑷罗裙: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。一色裁: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。⑸芙蓉:指荷花。⑹看不见: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,哪是少女的绿裙红颜。